船桨推开了流水缠绵的拥抱,绍兴快板船撒开了船埠不舍的双手,带着船上15岁少年对未来的期盼,夹杂着迷茫和忐忑,一起离了岸。这是少年第一次离开“如碗大”的桐乡城。陌生的“哐当哐当”火车行进声接续起他熟悉的“哗哗”流水声,车窗外的树木和房舍以更快的速度往后退去,更多的新奇景象在他踏上娘舅口中的“大上海”的那一刻,朝他小小的世界涌来: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,珠光宝气的阔太;而与此同时,衣衫褴褛的人力车车夫在路边点头哈腰、招徕客人……走街串巷,少年的脚步终于在“天一影片公司”的拱形招牌下停住。以为只是在大城市学门技艺、讨口饭吃的他,此时完全没有预料到相机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,伴随左右,陪伴他于峥嵘岁月四处奔走,凝固一个个宝贵的历史瞬间,见证他从一个因为抓蛐蛐而失业的贪玩少年,一步步成为中国摄影史绕不开的摄影大家。
作为前景的炮弹车暗示了危机四伏的战地环境,作为中景和远景的受伤战士被战友们一一抬起……“嗞嗞”的电流声在耳畔不断回响,头晕晕忽忽的,只看见眼前的人嘴唇不停动着,断断续续听到只言片语,却怎么也无法将之串联成一句能理解的话。被炮弹强劲的冲击波炸晕了的徐肖冰,被战友扒出来,迷迷糊糊地站起身,还没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,却条件反射般拿起相机按下了快门。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导致这张拍摄于榆社战役的照片焦点虚化,却意外地将炮弹炸响后的感官震颤、战场的残酷惊悚表现得真实可感,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从早到晚,常有日军飞机在榆社战场上空盘旋、扫射、扔炸弹。在最前线的民兵担架队员,蹲在土坎边岿然不动(摄于1940年)
高耸入云的延安古城墙上,哨兵扛着枪如雕塑般挺立于墙头,枪的方向恰好和城墙的方向一致,延伸了画面的对角线,深色的城墙和士兵在浅色天空的对比下显得更加坚不可摧;以仰视的视角凝固战士们攀越天桥的剪影,以流动的云彩渲染瞬息万变的战况局面;白色的水花在疾疾的马蹄声中四溅,被凝固成半空中的点点水珠,洋溢着骑兵乘胜追击的兴奋与喜悦。同样是抗战前线的拍摄,除了纪实的摄影语言,徐肖冰通过独特的画面布局、多样的拍摄视角、明暗的光线对比,使具有强烈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呈现出艺术审美的趣味。一轮红日从山下升起,初升的光芒刺破了黑夜的笼罩,照亮了河边氤氲的水雾,万马奔腾的行军场景若隐若现,徐肖冰在远处捕捉了这一画面,以“胜利的曙光”之名,点出有形的画面中无形的信心。
“砰”“啪”,晋绥地区的民兵们立于日军设立的堡垒上,高高扬起锄头,狠狠砸向碉堡,咬紧牙关的每一锄都是对侵略者的反击与愤恨;轻松的劳动小调在尘土中传递,党政军民学抡起锄头,抬着水桶,温柔地浇灌着脚下贫瘠的土壤,滑过脸颊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对莽莽荒原变“陕北江南”的期待与憧憬。清凉山下的河边,此起彼伏的加油呐喊声激励着游泳健将们奋勇争先;火热的比赛现场,延安大学女子篮球队将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英姿飒爽刻画得淋漓尽致;有了八路军的保卫,放学回家的孩子不必担惊受怕,把新学会的课文脆生生地念给妈妈听……战火纷飞的年代里,徐肖冰既记录了前线的惊心动魄,也捕捉了后方的激情与温暖,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入现实主义,于宏阔的大历史中展现出更多微观的小切面。
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,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,响声威震寰宇,传遍世界,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主席在城楼上庄严宣告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!”在中国成立后的第28年,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这个期盼已久的日子,在全场雷鸣般久久不息的掌声中,作为拍摄工作人员的徐肖冰不停地告诫自己要冷静,用激动到近乎要颤抖的手稳稳举着摄像机。为了拍摄到毛主席的中近景,徐肖冰毫不犹豫地翻出了城楼的栏杆,站在护栏外狭窄的边台上,左手握住栏杆保持重心,右手用摄像机记录下这永载史册的时刻。
这并非徐肖冰第一次为拍摄,早在11年前,他就为留下了影像。那时的抗日军政大学虽然教学设施简陋,但是师资力量却很雄厚。演讲时喜欢打比方,引经据典,深入浅出,深受广大学员欢迎,每次开课都座无虚席。徐肖冰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的摄影干事,听闻要作“论持久战”的报告,特意带上了雷丁那照相机准备拍照存档。然而,一到会场,坐的、蹲的、站的人群黑压压一片,根本没有他自由发挥的空间:想对着讲台正面拍摄,距离太远,洗出来的照片肯定看不清讲台上的演讲者;如果从人群中挤上前,势必会扰乱会场秩序,影响演讲者作报告。徐肖冰心急如焚,左顾右盼,不停寻找着合适的机位。突然,他从会场周围绕到了的后方。正在演讲的双手叉腰、激情飞扬;台下的学员们全神贯注——好一幅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的画面!徐肖冰赶紧按下了快门,大胆地从侧面取景拍摄人物,以演讲者为画面主体,以听众为背景,主次分明,在有限的空间内突破常规的构图,完成了拍摄任务。
为摧毁日本侵略者的运输干线,我军攻克正太铁路位于芦家庄的一座大铁桥(摄于1940年)
“这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摄影师,是吃小米饭成长起来的。”这位口中的摄影师就是徐肖冰,曾穿梭于林海雪原,跨过鸭绿江,冲破敌人的封锁线,历经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的重重洗礼,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重大历程,也见证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诸多重要时刻。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太行山上,骑着骏马极目远眺,一展领导人的高瞻远瞩;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距离日军阵地仅500米的前线,大半个身子都露在战壕外,拿着望远镜专注地观察敌军动态,一显横刀立马的英勇无畏。铁汉的另一面,往往流淌着柔情。与长子毛岸英畅谈的,眼角满是慈父的喜悦;被王光美挽着手臂的,严肃的脸上浮现着鲜见的笑意。徐肖冰记录下他们在历史档案中力挽狂澜的角色形象,也捕捉了他们作为平凡人在个人叙事中的寻常画面。
“摄取战争的真相,不怕鬼子的刀枪。踏遍了华北战场,几经寒暑来到太行山上。有了你这样的英勇战士,中华民族决不会亡。”彭德怀曾以此诗赠予徐肖冰。那个从桐乡走出的少年徐金奎,在懵懂中将自己改名为徐小兵,而后又成长为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徐肖冰,他从春夏到秋冬,从年少到年长,用70余年的从业时间,为党和国家留下了许多只此一份的革命影像,也为自己的青春画上了无悔的句号。
(文章部分史料源于图书《历程:徐肖冰、侯波镜头下的峥嵘岁月》《摄影大师徐肖冰》)
1916年生。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、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主席。曾获首届中华艺术金马奖终身摄影成就奖、中国文联第六届造型艺术成就奖等。被授予“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”“中国摄影大师”称号。在国际影艺联盟、科梅伊市政府、达盖尔基金会举办的“纪念摄影术诞生180周年”活动中,被评选为“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”之一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